2024年11月29日下午,在图书馆守正书院二楼会议室,由教学服务中心组织召开了项目式教学课程建设工作推进会。本次会议由校长助理、教学服务中心主任周海波教授主持,执行校长林秀英教授受邀出席会议,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各专业学院教研办主任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围绕项目式教学改革整体思路和项目式教学课程建设实施指导意见(试行)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会上,周校助从如何构建知识架构、如何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如何结合项目开展“做”“学”“教”、如何改革考核方式以及分层分类推进项目式教学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项目式教学改革整体思路。
周校助指出,知识架构的构建主要通过知识图谱来实现。学校将要求每位教师针对课程构建融入项目的课程知识图谱,以此加强教师对课程知识及内容的熟悉程度,提升教师授课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在形成课程知识图谱后,各教研室要牵头构建能够覆盖整个专业领域知识以及对应专业领域所需要能力的专业知识图谱;在专业知识图谱的基础上,各专业集群要构建能够实现学科交叉和支撑学生多专多能的集群知识图谱。
周校助强调,学校将推出一系列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新举措。一是通过构建知识图谱,搭建项目库、试题库,分享教学视频以及优秀慕课等方式丰富课程资源;二是通过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强化实习实训基地、示范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加强学生学习平台建设;三是融入AI技术,应用AI助教和AI学伴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监控与反馈,为学生提供精准化的教学和个性化的指导,助力学生泛在学习与学习目标的达成。
在项目式教学实施环节,教师需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和陪伴者,结合实践应用、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创新设计等不同类型的项目开展“做”“学”“教”。
在考核方式改革方面,将以成果为导向,利用PDM系统,实现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与提升的考核,老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考核,全面评估学生学与老师教的成效。
周校助强调,关于项目式教学,学校前期已开展相关工作,后续将分层分类推进相关工作,同时学校将发布项目式教学指导意见,开展项目式教学示范案例遴选和试点工作,以确保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形成学校特色培养方案。
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罗小娇向参会人员介绍了项目式教学的指导意见,涵盖教学内涵、建设原则、项目分类及要求、建设内容、保障机制与激励措施等。该意见为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明确了方向,强调以项目推动教学创新,助力打造高阶课程。罗主任以自身课程为例,阐述了教学成果对学生和教师的意义,强调了教学设计和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
金融工程专业教师杨林老师在会上提出了课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如学生参与度、项目设计和工作量激励机制等,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深入讨论。
会上,各教研办主任积极分享项目式教学实践经验。目前,学校部分专业学院已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课程设置和时间分配不合理以及教学资源紧张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教研办主任表示将积极探索,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各类项目与课程的融合。
最后,林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项目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学校应分层分类地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避免“一刀切”“运动式”开展改革工作。教师需转变角色,增强能力以适应改革。各专业学院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特别要关注专升本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林校长还提倡各专业学院间要紧密合作,探索专业集群建设,以“质量、特色、品牌”为目标,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林校长指出,此次会议为学校项目式教学课程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指明了新方向,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特色发展,同时也标志着学校在教育创新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有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多元的教育服务,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